返回首页

“诚信”的古代名著故事

166 2023-12-05 19:53 admin

一、“诚信”的古代名著故事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里还有更多: 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请发消息给我,并附上问题的连接,谢谢

二、诚信是可贵的,诚信是弥足的。在我国古代很多典籍中都谈到了诚信,分别有: 《 》的 《 》的 《 》的

老子:「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第八十一章》) ·诚信之言不华美,华美之言不信实,因为诚信之言是质朴无华的。 孔子:「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论语·学而》) ·强调人讲信用要符合「义」,只有符合「义」的话才能实行。 孟子:「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 ·肯定「诚」是天的运行规律,追求诚信之道才是做人的道理。 荀子:「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荀子·非十二子》) ·耻于自己不能有「信」德,而不耻于不被别人信任。 刘安:「人先信而后求能。」(《淮南子·说林训》) ·应当先看他是否讲信用,然后再论及他的能力如何,说明「信」重于「能」。 诸葛亮:「勿持功能而失信。」(《出师表》) ·不要仗持有功劳、有才能就失信于人。 王通:「推之以诚,则不言而信。」(《中说·周公》) ·只要能够推心置腹,以诚相待,不用言说也会相互信任。 程颐:「诚则信矣,信则诚矣。」(《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五) ·诚实就会有信誉,讲信誉就是诚实,可见「诚」与「信」是相通的。 朱熹:「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 ·诚信就是真实而无虚假。 曹端:「一诚足以消万伪。」(《明儒学案》卷四十四《语录》) ·一个诚实的行为足以消解千万种虚伪。

三、求古代历史典籍中关于诚信的内容!

季布一诺,千金难易。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释义“诺”,许诺,诺言。一句许诺就价值千金。比喻说话算数,讲信用。 故事 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为人侠义好助。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设法办到,受到大家的赞扬;。

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的部下,曾几次献策,使刘邦的军队吃了败仗。刘邦当了皇帝后,想起这事,就气恨不已,下令通缉季布。

这时敬慕季布为人的人,都在暗中帮助他。不久,季布经过化装,到山东一家姓朱的人家当佣工。朱家明知他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后来,朱家又到洛阳去找刘邦的老朋友汝阴候夏候婴说情。刘邦在夏候婴的劝说下撤消了对季布的通缉令,还封季布做了郎中,不久又改做河东太守。

有一个季布的同乡人曹邱生,专爱结交有权势的官员,借以炫耀和抬高自己,季布一向看不起他。听说季布又做了大官,他就马上去见季布。

季布听说曹邱生要来,就虎着脸,准备发落几句话,让他下不了台。谁知曹邱生一进厅堂,不管季布的脸色多么阴沉,话语多么难听,立即对着季布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要与季布拉家常叙旧.并吹捧说:“我听到楚地到处流传着‘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样的话,您怎么能够有这样的好名声传扬在梁、楚两地的呢?我们既是同乡,我又到处宣扬你的好名声,你为什么不愿见到我呢?”季布听了曹邱生的这番话,心里顿时高兴起来,留下他住几个月,作为贵客招待。临走,还送给他一笔厚礼。

后来,曹邱生又继续替李布到处宣扬,季布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了。

出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网站地图 (共3个专题328篇文章)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