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经七月是什么时
Kyoya59CZ8 :你好。
《诗经 豳风 七月》是用的【周历】,周历建子(即阴历的十一月为正月)。夏历建寅(即现在的正月,是寅月。所以现在的春联写【斗柄回寅】)。夏朝采用的建寅的太阴历,故又称【夏历】。(商朝建丑,即现在的十二月为商朝的正月)。
《诗经》的七月,相当于现在(夏历、阴历)的五月。诗文中的月份都要转换的。
二、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九月授衣…各指什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这几句诗出自《诗经.豳风.七月》。这首诗描写了我国古代的家事生活,具有较强的研究价值。
诗中确有几处提到“八月”,如“八月剥枣”等,但没有“未央”的说法。
“火”是星名,也叫“大火”,“流”是向下的意思,“七月流火”的意思是,农历七月的时候,是秋季开始的第一个月,这时候,大火星自西而下。
“九月授衣”的意思是九月份来临的时候,快到到冬天了,于是开始分发棉衣以作御寒的准备。
至于“十月”,可以“获稻”--稻子该收割了,可以有“蟋蟀入我床下”--蟋蟀怕冷,会跑到房间里来避寒。
三、诗经.七月》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的诗句有哪些
《七月》这首长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古代奴隶社会阶级压迫的图画.男女奴隶们一年到头无休止的劳动,结果都被贵族们剥夺得一干二净.读着这悲歌式的诗篇,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位被压迫的老年奴隶,面对面地向人们叙说着自己的生活境况,倾诉着血泪斑斑的历史.他对于自家和邻居们年复一年繁重劳动,苦难生活,倾诉得那么周全,那么悲切,虽然不敢流露出强烈的愤懑感情,但在倾诉中不时地夹杂着怨叹和悲哀,用活生生的事实来揭露奴隶主的罪恶和残酷.这些奴隶们虽然暂时慑于奴隶主的淫威,精神呈现出麻木状态,但总有一天他们会怒吼起来,把积压在胸中的愤懑象火山似的喷泄出来. 此诗语言朴实无华,完全是用铺叙的手法写成的.全篇围绕着一个“苦”字,按照季节的先后,从年初写到年终,从种田养蚕写到打猎凿冰,反映了一年四季多层次的工作面和高强度的劳动.语词凄切清苦,仿佛是在哭吟着一部沉重的历史.但值得我们熟加体味的是,这首诗的哀哀诉苦的同时,也表现了一定的清醒的阶级意识.“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我朱孔阳,为公子裳,”“取彼狐狸,为公子裘.”“献豣于公”,“上入执宫功”等,都表现了奴隶们对贵族不劳而食、蛮横霸道的疑惑和暗恨.在表现阶级压迫时,诗篇还采用了对比的描写来昭示,比如:奴隶们在辛勤劳动,而“田畯至喜”,苦与乐的对比;奴隶们无衣无褐,却在为“公子裳”,“为公子裘”,冷与暖的对比;“言私其豵,献豣于公,”少与多的对比等,这种描写,是在有意识地揭示阶级压迫的不平等.另外,诗篇善于抓住各种物候的特征,来表现节令的演变,使全诗充满了自然风光和强烈的乡土气秘.特别是第五章:“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用昆虫的鸣叫和蟋蟀的避寒迁徙,非常形象地表现了季节变迁的过程.这几句没有一个“寒”字,但却让我们感受到天气在一天天地变冷,以至于寒气逼人了.这种手法在《七月》中应用得很普遍,再如:“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用风声的愈演愈烈来显示季候的愈加寒冷,也很形象生动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